{離魂症:幻影神遊者} 策展專文


離魂症2-01.jpg

文/郭昭蘭

離魂症來自中國古代醫學,廣泛意指三魂七魄不健全、兩魂六魄游離體外,或是借屍還魂、被附身的靈魂與復活的屍體原主共用一身等現象。離魂症,原來是表明魂魄與肉身的寄居關係,然而,在影像超載的世界中,遠距的想像,無處不能。視覺/影像的高度流通,想像不再以現實的補遺自限,它們彼此脈絡化。離魂症成了集體能動的力量,與其說魂魄的肉身中心性岌岌可危,還不如說離魂症跨越了兩個疆界:個人/集體、現實/虛擬、幻覺/肉身、時間/空間。

6.jpg
圖一,中國昆明,方蘇雅,1900

圖一是中國的小孩在昆明街上觀賞西洋鏡的照片(攝影者是法國人方蘇雅,Auguste François ,1900) ,像這樣觀賞視覺幻象的活動,在台灣的出現則可能更早;根據電影史學者葉龍彥的《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的說法「1896年8月,有日人在建昌街販售西洋鏡(kinetoscope)的新玩意兒……這種生意是臨時租個房子,而『西洋鏡』非常笨重,是由海路運到 淡水河上岸來的……因此,台北的『看西洋鏡』,是電影在亞洲最早的活動紀錄。」

kinetiscope.jpg
圖二,有聽筒的電影播放器,1895

雖然「揭開你的西洋鏡」這句話說明,「觀看視覺幻象的活動」進入華語世界的方式,多少被以「反真實之幻術」之現實/幻影二元論方式接受;然而,隨著電影、大眾傳播媒體的廣泛流通,純真的現實/幻影二元論在更為複雜的資本、媒體、消費、觀看、政治與檔案的系統中脫(去)了疆(界),幻化成各種形神皆備的想像幻影,編織出生活中各種烏托邦所依賴的景觀。影像幻術文化滲入日常生活的各個面向,勾連交織當代城市生活中想像與認知的各種向度。

jasper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