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和而隱密的對─羅森柏格1950年代初期作品中的作者意識

 

Moderate and Closeted Opposition—Rauschenberg’ Authorship in His Early 1950s Works

 

 

 

 

 

 

 

 

 

 

Jau-lan Guo

 

 


摘要

在抽象表現主義當道的戰後紐約,羅森柏格宣稱把藝術家自我的表現性有意地自作品的表面冺除,這種策略矛盾地將他與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區分開來,同時也建立起關聯。本文觀察美國1950年代初,羅森柏格第一次個展以及《白色繪畫》系列作品,分析他與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在作者意識上的差異、說明羅森柏格同性戀者的處境與其特殊作者意識之間的關聯,藉此呈現羅森柏格的作者意識所隱含的身分政治,及其溫和而隱密之對立態度。

Abstract

In post-war New York when Abstract Expressionism dominated, Rauschenberg declared that as an artist he would eliminate self-expression from art works. This strategy facilitates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Abstract Expressionist and Rauschenberg , but paradoxically relates the both as well. This essay surveys Rauschenberg’s authorship in the context of 1950s New York art world, and explains how the position of the gays of 1950s is related to Rauschenberg’s authorship in his works. Through this study, this essay will present Rauschenberg’s authorship as moderate and closeted Opposition.

關鍵字

恐同症、作者意識黑山學院、自我匿名

Keyword

homophobiaauthorship Black Mountain Collegeself-effacing


內文

前言

 

  羅森柏格出身德州亞瑟港(Port Arthur, Texas)的工人家庭,22歲才以榮民獎助金(G.I.Bill)進入堪薩斯藝術學院(Kansas City Art Institute),並在隔年3月前往巴黎,進入「茱利安學院」(Academie Julian)。我們不知道羅森柏格在這些學校裡曾經跟隨哪些老師學畫,不過根據羅森柏格傳記作者卡汶˙湯姆金斯(Calvin Tomkins)的敘述,羅森柏格在巴黎期間的創作是以肖像畫為主,筆法大膽粗曠,有表現主義的意味。[1]羅森柏格這個時期的作品都已遺失,不過根據一張僅存的《自畫像》(Self- portrait, 1)照片可知,羅森柏格衷情以厚塗的方式作畫,線條多暗而剛。根據羅森柏格自己的說法,遠赴「茱利安學院」學期間,他經常在美術館與畫廊間閒逛,當時自己較喜歡的畫家是亨利˙馬諦斯(Henri Matisse),所以羅森柏格應該也已注意到某些早期野獸主義(Fauvism)畫家及馬諦斯的作品。羅森柏格早期對厚塗方式的偏好還可以從畫家的一段回憶的文字看出來:「我非常地誇張,甚至我不用筆來畫,我喜歡…用手直接來畫,儘可能地投入繪畫行為。」[2]羅森柏格形容自己當時是陶醉在一種「能量、心緒、以及對顏料的過分狂熱」之中,「愈來愈顯明卻又無可救藥的自我放縱」,甚至自認為這股放縱需要某種「紀律」來加以克服。[3]

 

羅森柏格在此所指的狂熱、放縱,是一種對顏料物質性的投入,類似於抽象表現主義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顏料潑灑的態度﹔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羅森柏格並不認同恣意揮灑出的線條與他的心緒間有任何心理上的關聯。這之間的落差也反映在羅森柏格一方面出入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在紐約的據點「杉木酒館」(Cetar Tavern),一方面卻仍究感到無法融入的矛盾上:1949年夏天,羅森柏格與妻子蘇珊˙威爾(Susan Weil)暫別就學的黑山學院(Black Mountain College)來到紐約,[4]羅森柏格似乎是有意把自己放在靠近當時主流繪畫運動核心的周圍。他密集地造訪查爾斯˙依根畫廊(Charles Egan Gallery)、薩迷爾˙庫滋畫廊(Samuel Kootz Gallery)、貝蒂˙帕森斯畫廊(Betty Parsons Gallery),因為這些地方可說是歐洲現代主義與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匯聚的據點。而當時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出入的「杉木酒館」更成了當時羅森柏格流連忘返的地方。不過,羅森柏格對這些把顏料的潑灑看作個人內在心緒直接表露的前輩畫家,仍然帶有一點保留與反對。羅森柏格曾經清楚地表示:「(﹝抽象表現主義﹞)有一個完整的語言,那個語言是我永遠無法運用在自己身上的比如像、『折磨』、『掙扎』、『痛苦』我完全無法看出顏料本身有這些特質。曾經有一段時間,他們都在討論『一杯憂傷的咖啡』,我不懂,一杯咖啡怎麼會憂傷呢?」[5]

jasper7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